
据悉,德江土家舞龙最初源于土家人遇大旱之年,在农历五月二十日这天扎草龙求雨。后来人们为感谢“龙神”恩德,祈求岁岁平安,于是利用每年新春佳节(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举行“舞龙”答谢活动,并延续至今。
德江土家舞龙最精彩之处,一是赛龙,二是炸龙。春节舞龙,天南地北,大同小异,独德江土龙迥异,其独特之处,就是德江人玩龙灯不是玩而是炸。“炸”代表了德江土家舞龙的原始、勇猛、野性。“炸”诠释了德江土家舞龙的全部内涵。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德江人都要扶老携幼云集县城,观赏一年一度的舞龙盛会。
每逢正月十四,城乡龙灯齐聚县城,各施绝技,尽展风采。早上九十点钟,一条条身着各种色彩的长龙相继出场,锣鼓喧天,一路涌动。只见一条条巨龙上下翻腾,吞云吐雾,上百土家男儿紧跟其后,长号入云,锣鼓喧天,浩浩荡荡,在黄烟的烘托下,天地浑然一体,万民欢腾。
正月十五日晚上,炸龙灯是舞龙的高潮。在下午五六点钟前,各路龙灯便脱去龙衣,准备迎接人们的轰炸。传说龙自“起水”出灯以后,天天降妖除魔,身上已吸附着邪气,于是人们便用烟花爆竹将龙周围的邪气炸掉赶走,并认为龙被炸得越烂,来年的年岁越好。
舞龙者因有龙的庇护,犹如天兵天将、神兵再世,也不会被炸伤,因此人们会尽情地追赶轰炸。舞龙者身着短裤,脚穿草鞋,头扎毛巾,并戴上安全帽,臂缠布带,袒胸露臂,在随行队伍灯笼火把的照耀下,敲锣打鼓,开始逐家逐户恭贺送福。主人家早已备好了成箱、成堆的烟花爆竹,并请来帮手,只要舞龙一出现便将数十杆鞭炮和几十筒烟花开始对龙灯进行密集的轰炸和猛烈的喷灼。舞龙开始还有点花拳绣腿,但几个回合后,龙灯就会被炸得骨酥筋断,皮肉不存,舞龙者在烟熏火燎之下被弄得头冒黑烟,有的还被炸得鼻青脸肿。然而舞龙者却如过河卒子,只进不退,毫不示弱,一路高呼,肆意挑战。刚开始人们炸龙还有点拘束,而一旦炸开以后,街道居民不分男女老幼,围追堵截,争相追炸。随着各路龙灯的相继出现,几十条龙灯已把整个县城给煮开了,万人空巷观龙灯,只见人头晃动,火光冲天。几个十字路口,三五条龙缠绕在一起,上百杆鞭炮发出震耳欲聋之声,纸屑翻飞,惊叫声一浪高过一浪。舞龙者跌跌撞撞,相互搀扶,整个城市给你带来的只有震撼和宣泄。(张宏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