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经挂扣至骆象村,沿路两旁,只见连片茶园依山就势绵延不断,茶垄此起彼伏、错落有致。怒溪镇骆象村党支部书记杨茂华介绍,近十年,该村因地制宜,先后发展生态茶园1.6万亩,成立种茶专业合作社14家,4家茶生产企业和4家制茶加工厂在村里落户。
产业落地,群众受益。随着茶产业的崛起,外出务工的村民逐渐返乡到茶园务工或发展茶产业。
“我们每年有公司分红3000元,加上自己到茶园务工的工资收入,2017年底我就主动脱贫了。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曾启发高兴地说。
在梵净山西麓的净河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优势,建成目前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年产值达1400万元以上,通过建立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可保证每户贫困户每年分红1200元以上。
在冷水鱼养殖场务工的杨再红和邓国杰等几名工人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产业的发展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每月工资1800元,流转了4亩土地到公司,租金加上入股分红,2018年总收入近3万元。”杨再红说。
近年来,江口县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山水为媒,做足生态文章,做活特色产业,把植绿、护绿、兴绿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富有江口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截至目前,江口县建成茶园15.92万亩,发展精品水果4.51万亩、中药材3.2万亩、油茶5.5万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150亩。(王勇平 吴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