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龙阳村。
抓牢组织建设筑堡垒。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支部建设标准化,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认真践行“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切实增强党员队伍党性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汇聚党心民心。
用好帮扶力量促发展。以江口县数字网络公司负责联建帮扶为契机,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谋”,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投入资金20余万元。选派7名优秀干部到村开展全脱产驻村工作,40多名县镇干部与18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理思路、谋发展。
实施春晖行动聚贤才。成立村“春晖社”,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引导动员走出去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关注家乡发展、热衷公益事业的成功人士、在外大学生、国家公职人员支持家乡发展,反哺故土亲人。目前,共礼聘“春晖使者”32人,筹集“春晖”资金10万余元,帮助办好事实事40余件,此外,还打造了“春晖”文化广场1个。聚焦产业革命推动“三变”改革
聚合资源要素。按照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围绕“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思路,探索推行“村社合一”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创办成立了龙阳村集体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建成软籽石榴产业基地3650亩、油茶基地1000亩,通过建立利益链结机制,实现全村贫困户利益全覆盖。
强化示范引领。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探索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大户+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发展黄桃200亩,养殖土鸡2万羽、养蜂200桶,通过支部引导、能人带动、实现抱团致富。
激发内生动力。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志智双扶”行动,大力实施“一户一技能、一户一策略、一户一产业”全覆盖创建活动,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提高致富能力。通过感恩教育,积极营造“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
基础硬件设施改善。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村累计完成连户路建设190条、通组路15条21.05公里,建成安全人饮工程5个,铺设维修管道2.6万米,完成人行步道建成1500平方米,建成文化广场1个,铺设街上片区柏油路1.3公里,成为全镇第一个新铺油路的新农村。
生态自然环境宜居。按照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和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理念,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实施完成“五改一化一维”工程467户,完成破旧房屋整治和围栏建设136户,安放垃圾桶65个,建成绿化带5600多平方米。开展“六绿”攻坚行动,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家园。
精神文娱生活丰富。注重把文明创建、社会治理、文化活动、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兴建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和文化墙等,组建秧歌队、广场舞等文艺队伍,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深入推进“四个好”宣传创建活动,,让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乡村更加和谐安定。聚焦乡村治理培树新风文明
自治夯实治理根基。创新实施“民心党建+组委会”乡村治理模式,坚持以村民组或自然寨为基础治理单元,成立组委会22个,推动实现村民自治“下移”至村民组,形成了以“村委会--组委会--农户”为轴线的群众自治体系,真正让村民自治成为“家门口的事”。
法治弘扬公序良俗。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和法治扶贫等举措,建立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搭建联组联户的法律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建立完善奖惩机制,促进村民自我约束。
德治唤回淳朴民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家风教育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树立良好向上的家风,将“感恩奋进、文明勤奋、诚信重义、崇德尚法、爱国爱家”作为家庭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和“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以家庭文明促社会文明,以家庭变化助力脱贫攻坚,引导村民崇德、向善,形成新的文明规范。(王勇平 吴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