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把先进文化带进乡村
2019/01/17    来源:思南县委宣传部     点击:534   

    思南县夯实乡村文化基础,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育农村文艺队伍,壮大乡村文化产业。

 

  文化聚力,唱响主旋律

  近年来,思南县抢抓机遇,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均衡化发展,让人民群众尽享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农村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 

  构筑文化阵地。该县以创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为抓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筹措资金,着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自2015年启动公共文化示范点建设以来,通过项目申报、自筹资金等方式,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投入,已建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58个并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的建设,为乡村文化事业持续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硬件保障。 

  培育乡风文明。组织开展“乡村文明助推脱贫攻坚”文艺巡演,切实抓好文明乡村、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脱贫攻坚群英谱等评比活动,加强文明新风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抵制环境污染、扰乱秩序、滥办酒席、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不良习气,在乡村街巷,“仁义诚敬孝”积德榜随处可见,广泛开展好人评选、孝老爱亲等评选活动,让优秀典型引领带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文艺搭台,提振精气神

  思南县把更多的先进文化带进乡村,丰富群众生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创作精品文艺。围绕脱贫攻坚主题,聚力打造了一批文化文艺作品,《脱贫路上见真情》,体现干群连心、携手共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哥哥今年不刹广》反映农村群众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牢记嘱托》展现了思南人民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拥抱美好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以文体广场、乡村舞台、欢乐院坝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让脱贫之路充满欢声笑语,用满载正能量的文化激发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丰富群众文化。依托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中来。同时,组织开展文化走基层、脱贫攻坚文艺汇演等活动,以小品、舞蹈、戏曲、快板等形式,把党的扶贫政策融进表演中,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学习了党的扶贫政策,让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文化助力,凝聚正能量‍

  将文化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结合,把文化作为内在动因输入扶贫工作的各个领域,扎实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城建、互联网、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互联网”。以科技创新引领文化繁荣,依托“贵州文化云”等大数据平台,加强与在线旅行社分销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加入电商产业,大力扶持文化创意、电商产业、动漫影视等企业发展,着力构筑“电商+N”的多业并进新模式,同时也为贫困群众也带来了实实在在收益。 

  “文化+就业”。以提升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抓手,启动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工程,针对贫困户、文化能人、民间艺人、致富带头人等免费开展文化水平、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三提升”。先后举办了二期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培训班,为200余名精准扶贫对象开展了技能培训,多数贫困户参训后谋到了“出路”。 

  “文化+产业”。注重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借助“中国温泉之乡”“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品牌,结合思南古城、思南石林、乌江腾龙峡等重点景区建设,依托“贵州旅游扶贫云”,建立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旅游扶贫中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项目、合作带动、增加就业、旅游接待、售卖土特产等渠道,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文永虎 安万阳)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