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生态净美带。深入实施“六绿”攻坚行动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4.1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79%。完成新聘生态护林员1394名,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率达100%。在乌罗镇桃花源村、城南新区新建两个负氧离子观测站,被中国气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织牢文化秀美带。《苗鼓声声》荣获全国舞蹈大赛钻石奖,《锦绣苗乡》荣获第六届中国苗族银饰服饰文化展演一等奖,《松桃游记》荣获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金秋文艺队获“彩云之南”金奖,参加中俄中老年人文化交流活动荣获金奖。完成欧百川故居升级改造,并成功申报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承办第十七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
织牢基础优美带。县内已形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建制村农村公路实现“4个100%”;推进“智慧交通”工程建设,牛郎至贵阳溪、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冷水至谢沟、孟溪至木耳、三阳至分水岭、长兴至虎渡口等5条县乡道路正在加快建设。大水溪水库、妙隘水库、岩桑坝水库大坝顺利封顶,盐井水库全面复工建设。完成4座电站扩容改造,平举电站防洪改造应急工程全面竣工,完成松江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投资3亿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投资7756万元,建成110kV黄板变电站,启动110kV大路变电站建设,28个中心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电力配套工程竣工。4G移动基站达719个,新建联通基站30个,行政村通光纤率达86%。无线网络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实现村村通光缆、通广电。
织牢村寨靓美带。积极争取市级脱贫攻坚专项基金4600余万元用于贫困村“五改一化一维”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改厕、改圈、改灶、改水,室内和房前屋后地面硬化、墙体维修等给予2015年底在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适当补助(易地扶贫搬迁户除外)。补助标准为改厕2000元每户,改圈2000元每户,改灶1500元每户,改水500元每户;室内、房前屋后硬化3000元每户。房屋维修补助标准共分为三类:一类是屋顶、外墙、内墙都需要维修的每户补助6000元;二类是外墙、内墙需要维修的每户补助4000元;三类是外墙需要维修的每户补助3000元。2018年“四改一化一维”项目实施范围为2016年已出列和2017年拟出列的130个贫困村,惠及贫困户5761户。
织牢产业富美带。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明确了“1+N”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以生态畜牧业、生态果蔬业、生态林业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扶贫贫困村全覆盖,做到“地无闲土、人无闲人”。今年累计完成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28万亩,完成茶叶、精品水果、食用菌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16.62万亩。(刘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