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内外兼修”激活力 产业发展再升级
2018/12/17    来源:江口县委宣传部     点击:379   

    近年来,江口县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政策优势,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工程,激发基层组织内生活力,精心部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了农村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支部引领迸发合力

  从江口县城出发,一个小时后到达怒溪镇骆象村茶园。一年前,骆象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一年后,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以“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曾经的贫困村现已成为现代高效的省级茶产业园区,1.6万亩茶园成为骆象村1076户4286人增收脱贫法宝。

  “如今家家种茶树,漫山遍野起绿波。”骆象村党支部书记杨茂华说,为扭转骆象一穷二白的局面,村两委四处取经,引进了贵州江口梵净山茶叶有限公司发展茶产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村两委商量决定,先从党员入手,通过建立茶叶党小组,发动党员以土地入股公司的形式参与分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发展带动群众参与发展。

  “2017年,在公司分红3000元,加上每月22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有近3万元的收入,还不耽误家里干农活,比外出务工划算多了。”当地村民曾启发告诉笔者,自己再也不用背井离乡打工挣钱了,在家里也能把日子过好。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如今,江口县以民心党建为引领,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各村通过成立蔬菜党小组、畜牧养殖党小组、中药材党小组等多种类党小组,让党的力量、群众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致富增收新路。

  东西协作培育新业

  “这个幼苗再靠近墙砖一点,这样幼苗才能存活;株距要保持在5公分左右,这样长大后的苗才均匀。”日前,在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铁皮石斛基地里,第一书记龙跃飞正在指导工人栽种幼苗。

  龙跃飞介绍道,该基地是2018年东西部协作苏州对口帮扶项目之一,项目共投资92.46万元,占地面积50亩。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900余万元,可带动60户群众致富增收。

  此外,骆象村还建立了水产养殖基地。目前,鱼池已修建完成,正在修建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同样是东西部协作项目,总投资97万元,占地60亩。其养殖基地将建成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型场所,同时也作为官和乡摸鱼文化旅游节的永久举办地。

  “这里水资源丰富,旁边就是车坝河,而且地势宽阔,便于举办活动。”泗渡村党支部书记罗胜友说,2017年官和举办的第三届摸鱼文化旅游节,吸引了省内外2万余名游客前来体验。在活动当天,周围摊点日均销售额达3000元以上,既提高了当地知名度,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借“外力”激“活力”。近年来,江口县利用对口帮扶优势,在生态产业、旅游业发展、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资金、技术、人力的大力支持,顺利摘掉了贫困帽,更助推了乡村振兴。

  农技下乡振兴在望

  “你们来了,真是太好啦!我地里的桃树结果不好,正发愁。”桃映镇大树坪精品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刘轩宇,看着刚进村的技术人员,心里想着:自家基地里的桃树终于有救了。

  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刘轩宇得知基地的桃树是受到了病虫害的攻击,需切割后对病株进行销毁处理,否则容易传染。技术人员不仅现场开“处方”,还下田间地头亲自操作,示范教学。

  近年来,江口县采取“企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激活产业主体,科研人员与产业发展有了较深的联系,科技特派员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工程师。

  截至目前,通过贫困地区主导产业技术指导,处理农业产业发展问题135个,惠及种植养殖大户88户,帮助减少产业发展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当前,江口县再次选派了87名农业专家深入基层一线,组成精品水果组、蔬菜组、茶叶组、食用菌组、生态养殖组、中药材组六大产业指导专班开展产业发展技术指导。(龙腾 王婷婷 吴乃云)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