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五个方向”
2018/12/13    来源:     点击:472   

    铜仁市在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以乡风文明为切入点,开展五项工作,促推乡村振兴。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在集镇、通道沿线、村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文化长廊;深化“明五礼·知五耻”活动,共建成“积德榜”2943个,上榜人数18900多人;实现1700个乡村“道德讲堂”全覆盖,开展活动3万多场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让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开展惠农政策宣传、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脱贫攻坚宣讲等活动1万余场,引导农民“知党情、感党恩”;让法律法规服务进村,实施法律援助3150次,开展法律宣传4986场,增强农民法律意识;让科学技术服务进村,开展“科普惠农服务团乡村行”、科教电影放映、科技培训等活动2000余场,培养了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新型农民。

  让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注重典型引领塑家风,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争创“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主题活动,全市在村镇、社区共评选出各级“文明家庭”265户,石阡县普兴村肖飞家庭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制度,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目前铜仁市村规民约制定已实现1700个村全覆盖;围绕脱贫攻坚,广泛开展以生活服务、医疗健康为内容的农村志愿服务活动1068次,培树邻里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文明乡风民风。

  让农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在173个村镇、社区开展“农村惠民种子工程”,组建乡镇业余文艺队伍1428支,大力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建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0个、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14个,2018年将实现民族自治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六进村”“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进村演出6852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让农民群众人居环境美起来。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抓手,投入8.25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四在农家”已有29个省级示范点,13个市级示范点,94个县级示范点,覆盖136多个村,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在各村镇全面开展“三边”“三清理”“六整治”“一美化”行动,着力打造天蓝、水清、地净的美丽乡村新面貌。(齐敏)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