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石阡县在教育改革中勇于创新尝试,不断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将全县各乡镇(街道)中小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建立教育联盟,实施集团化办学,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适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集团成员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达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均衡发展。
在该县首次组建的8个中小学教育联盟中,该县实验小学与枫香、五德、石固、青阳、花桥5个乡镇中心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支。笔者在实验小学看到,来自联盟区域内的教师们正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采取集中展示授课、议课、观摩等方式,为促进教育教学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在实验小学二年级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上课的老师是来自石固九小的代鑫老师,“走教”交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常态化的观摩、研讨、学习平台。
代鑫说:“联盟办学模式为乡镇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同时,也增进了兄弟学校之间的友谊。”
除了课堂展示相互学习外,对于乡镇学校的教师们来说,同年级众多教师集中备课、评课、研讨,也让他们倍感珍惜。
枫香九校教师李顺艳说:“联盟办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课堂上领略不同老师的讲课方法,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提升自我。”
联盟总校还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在学校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师资优化配置等方面已有的优势和经验,实行管理资源的双向交流、互动合作。联盟总校负责统一安排大型教育教学等活动,分校参与教科研活动,实现联动互通。联盟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每学期要组织两次以上的教师校际大型活动。
石阡县实验小学校长、第七联盟龙头学校负责人汪艳说:“今后,我们将在县教育局和各教办的指导下,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径、新办法、力争取得更好的办学效果。”
在实施教育联盟中,石阡把师资队伍的双向交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名师向薄弱学校输送,把薄弱学校的教师交换到名校培养,通过“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薄弱学校在师资力量上得到增强,使城乡学生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孙伟罗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