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集中兜底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少
2018/11/26    来源:     点击:337   

    近年来,江口县围绕精准脱贫,以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依托,采取集中兜底方式,实现农村兜底对象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同步小康,有效破解农村兜底对象稳定脱贫难题。与此同时,深入实施“581”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快速发展。

  11月20日,刚走进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黔馨家园贫困残疾人生态养殖创业就业基地(以下简称黔馨家园),杨刚祥就拉着记者来到他的房间,展示他存下的工资。

  “杨刚祥是聋哑人,以前在家无人照顾,就到了黔馨家园。”江口县鱼良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再炼说,如今杨刚祥负责打扫卫生,每个月有900元的工资。

  鱼良溪村位于江口县城西20公里。2006年前,村民们主要靠传统种植和传统养殖维持生计,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

  2006年开始,鱼良溪村村民在杨再炼的带动下,开始种植大棚西瓜、甘蔗、双孢菇、葡萄、金秋梨、草莓……整个鱼良溪村民都实现了增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4000多名村民中有116名持证残疾人,这些残疾人劳动能力不足,怎么才能实现脱贫致富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经过与村支“两委”成员合计,杨再炼决定采取村支“两委”成员帮扶的方式。从2010年开始,每人帮扶2—3位残疾人,一个月给一名残疾人四百元生活补助。尽管如此,村里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为确保重度残疾人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环境,2016年,杨再炼牵头,联合村支“两委”,建立了一个专门为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娱乐、劳动、康复的村级公益平台——“黔馨家园”。目前,共有21名重度残疾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现在每月不仅能领到务工费,年底还能获得利润分红。”在黔馨家园负责厨房杂务的四级残疾人姚金花说,因为自己从小得了侏儒症,身体矮小,以前在家里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农活,日子也过得不好,如今在这里上班还包吃包住,日子也越过越好。

  “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残疾人就业,主要倾向于养猪场管护、渔场看护、蔬果基地养护等简单的工作每月工资650—1500元不等。同时,为保障他们能长远的生活,我们也积极发展各类产业,确保他们长期有稳定的收入。”杨再炼说,黔馨家园的21名重度残疾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近年来,鱼良溪村坚持“依托生态、做强产业、扶残助弱、携手小康”的发展理念,成立了黔馨家园+残疾人贫困创业就业专业合作社,利用“精扶贷”资金入股,每年有3000元左右利益分红,贷款本金由村级负责偿还。目前,基地总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年出栏1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猪场,带动了3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其中残疾户15户。

  2018年初,江口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印发《江口县特殊困难群体集中供养(养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切实保障全县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更好发挥社会救助政策兜底作用,助推特殊困难群体实现精准脱贫。

  《实施方案》明确,要以敬老院、农村互助幸福院和闲置国有资产可利用场所为依托,通过完善敬老院、农村互助幸福院和闲置国有资产可利用场所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全县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县特殊困难群体顺利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

  目前,江口县已有624人实现集中兜底。(王法 吴乃云)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