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针对脱贫攻坚中农村存在的短板问题,大力实施“一体”、“二网”、“三短”的“123”战略,着力补齐农村短板推进基础扶贫。
构建“一体”打造靓美式农村发展新版本。积极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以孟溪、长兴为卫星小城镇,以乌罗、甘龙、盘信为规模小城镇,以迓驾、正大、盘石、寨英为特色小城镇的城镇建设发展格局,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小康村、新农村、农民集中建房点、古村落等五类村建设的“一核双星三规四特五村”的城乡“一体”建设,形成“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富”的新型城镇化精品工程。城南、城北城市综合体轮廓初显,外滩、景山、城北、水塘河、决基安置点五大片区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形成“七星耀松桃、五水汇金龙”山水城市格局。去年来,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绿化率达37.1%。完成城乡建设投资49.4亿元,新增城镇道路25.3公里,新增城镇人口4.1万人,城镇化率达40%。实施小康房建设280户,农村集中建房点13个1300户。
建设“二网”打造现代式农村发展新版本。一是建设广电通信网。大力实施“广电云”村村通工程,今年第一期工程将要完成438个通村广电光缆干线建设和传输系统平台建设,将各级广电节目送到每一个行政村,截止目前,共建71个行政村,铺设201公里光缆干线,明年“广电云”重在推动行政村入户网络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广电云各类通信化服务进入广大行政村的每个农户家中。二是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引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华商街等电商企业46家,同时筹建了松桃农村电子商务“苗家购”平台,建成与之配套的运营中心和物流中心,启动504个贵农网电商、贵阳银行服务站点建设,其中84个站点正式运营,年内完成100个贵农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与邮政集团松桃公司达成了物流和站点建设战略协议,打通了物流最后一公里,助力松货出山,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在“家门口”就进入大市场交易,实现农村顺应新潮流拥抱大数据迈向现代化。
拉长“三短”打造跳跃式农村发展新版本。积极拉长农村发展三大短板,促进农村跳跃式发展。
一是抓“三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快速化。依托“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社”的“三社”平台,创新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供销合作“三位一体”模式,实行土地、林地、宅基地、山塘水库等确权、入股及分红,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助推精准扶贫。第一批入股资金3894.6万元,实现分红资金389.46万元。该县“三位一体”模式在今年全省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并作为大会现场观摩点,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大会在松桃召开。
二是抓“四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小学教育片区化、初中教育城镇化、高中教育县城化”的教育“四化”布局改革。实行“山村幼儿园”提质升级集团化办学,将全县境内所有幼儿园划分为东、西两大集团阵营,形成了以实验幼儿园和孟溪幼儿园为主园的两大教育集团, 提升了学前教育的教学和管理质量;实行小学教育片区化办学,将盘信镇民族完小、孟溪镇完小、长兴堡镇完小等9所小学办成片区寄宿制小学,实现了小学教育片区动态控制和管理;实行初中教育城镇化办学,完成了九龙中学合并到长兴中学、盘信农中合并到盘信中学、孟溪镇初级中学合并到孟溪中学工作,实现了初中教育向中心城镇集中的初中教育城镇化办学模式;实行高中教育县城化办学,完成长兴中学、孟溪中学、盘信中学高中部的剥离工作,合并建成松桃第三高级中学,形成了以民族中学为主体,以松桃三中、松桃二中、明德衡民中学为支撑的高中教育县城化发展格局,实现了高中县城化目标。
三是抓“三建”推进农村发展信息化。首先建免费光网信息平台。启动县内旅游景点、广场等人流集散地实行无线网络全覆盖,让群众及时享受便捷免费的信息资讯,促进山货进城、网货下乡,助推电子商务流通,促成交易便捷化低成本化。截至目前,全县实现行政村通宽带306个,通宽带率达60.90%,城镇宽带网络接入水平达20M以上,最高实现200M,农村达8M以上,最高实现50M。全县建成3G通信网络基站612座、4G通信基站786座,实现了2G、3G通信网络全覆盖,4G通信网络实现县城区和乡镇所在地及周边村寨的覆盖。其次建扶贫数据云平台。以精准识别为重点,对23个贫困乡镇291个村9.44万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监控,对贫困户致贫原因、身份信息、错误逻辑关系、遗漏信息等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矫正;以精准管理为重点,依托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平台,对以“五个一批”、“十项行动”的脱贫路径,“五主、五包”为依托的责任链及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精准监管为重点,建设和完善项目管理平台,监测项目内容、建设进度、资金到位等情况,对扶贫资金实现常态化精准监管。第三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一委一办一中心”运行机制,创建县、乡两级产权交易平台28个,实行“制定1套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4类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出台‘N’种服务管理细则的‘1+4+N’模式”,截至目前建立各项平台33个,解决土地流转、产权交易等问题6个,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共出让83宗,成交额11.83亿元。(刘振斌 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