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旅游扶贫助农增收
2015/11/27    来源:江口县文明办     点击:460   

近日,笔者来到江口县太平镇凯文村,成排的土家民居错落有致,青石板铺成的入户路干净整洁,“党的政策暖民心,农民世代感党恩”、“扶贫产业助民富,后发赶超建新村”的大幅标语映入眼帘,整个村寨呈现一片瓜果飘香牛羊满山的丰收景象,2013年,这个全省二级贫困村在省、市、县扶贫办的指导下,一举摘掉贫困帽子,以人均收入5000元成为该县脱贫致富的典型。

特种养殖富农家自2011年该县扶贫办联系该村以来,组织村民修路、引水、建房,交通局投资180万修通了黑湾河至凯文14公里的旅游路,并将水泥路延伸到农家小户,解决了村民出行难。为使群众脱贫致富,扶贫办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依托该村丰富的冷水资源养殖大鲵、山麻鱼,并从汉中、陕西等地引进大鲵幼苗1.2万尾,组建起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148户农民抱团发展特种水产养     殖,经过两年多的繁殖发展,如今该合作社已养殖大鲵4.8万尾,最大的已达9.5公斤,山麻鱼10万尾,产值达120多万元。村民张启军依托扶贫项目,在牛路沟建起养羊和养猪基地,两年多来,他从30只羊、10头猪发展到280多只羊、50多头猪,自家的猪羊变成了游客桌上烤全羊、蒸乳猪,一年下来收入达3万多元。

乡村建起农家乐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县扶贫办将着力点放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上,制定出沿梵净山风景区旅游发展乡村农家乐的扶贫规划。梵净山村几年功夫就依托生态文化旅游一下子发展48家农家乐。为将农家乐打造成集吃、住、游、乐、行、购为一体的旅游品牌,梵净山村沿旅游线修建了4个移民新村,并组织村民在山上种经果林,在河流两岸广植杨柳,沿村庄种竹种果,使游客享受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舒适的生活环     境,品四季瓜果,尝时鲜山野菜和蔬菜,赏红花绿树风光。正如从遵义远嫁到梵净山村的农家乐老板曹恩旭所说:“乡村农家乐,醉了游客,富了农家,这都得力于政府开展精准扶贫为我们村民铺筑了致富路。”如今,梵净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小康村,人均收入突破8400多元,是三年前的两倍多。

几年来,江口县通过扶贫开发,对30多个贫困村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对零乱分散的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拆除有碍观赏的违建物,并对2.7万贫困农户进行改厨、改厕、改灶、改道、引水、修路等,建起了48个移民新村,将居住在大山深处和危房中的5000多户贫困农民统一搬迁到交通方便的新村居住,为他们打造了亮丽家园。(赵玉德 吴乃云)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