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 显文明 促和谐 ——松桃“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亮点频闪
2015/11/06    来源:松桃县文明办     点击:443   

近年来,松桃相继投入6亿余元资金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按照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产业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要求,以“生活富美、环境优美、邻里和美、言行尚美”为标准创建,今年重点选择70个生态环境优美、区位条件优越、产业特色鲜明的村(寨)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并重点推进建设144个行政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取得了较好效果。

抓基础,突出环境整治

“近年来,县财政、住建、供电等部门整合共同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该县财政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年,松桃57个村新修了通村公路;实施了58.5公里2480户9241人的自来水工程;改造了13个村72个村民组的饮水工程;农村集中建房点13个,已竣工893户;实施了房屋立面改造3806户;完成了三改三治工程1943户;新建了225个垃圾池;21个村新建了文化广场,庭院硬化8034户,移栽绿化树1098棵。受益群众28174户116320人。

在创建过程中,注重环境整治,在全县509个村中,都设有保洁制度、保洁队伍、卫生管理村规民约;使村寨内外无卫生死角,通村连户道路无暴露垃圾、牲畜粪便等,家庭院落无乱晒乱挂、乱堆乱放现象。
抓活动,突出文明新风

“我们经常开展‘文艺演出、身边的好人、清洁户、文明户、诚信户、五好家庭、生育文明户’等评比活动。”该县文明办负责责人说。去年以来,我县投入资金250万余元,广泛动员各乡镇、村,在144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及公路沿线村寨绘制文化墙1800余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该县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使群众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也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精神生活。

“我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广场上跳1小时的广场舞。”乌罗镇前进村的冯二妹说,以前吃过晚饭后,闲得元聊就是打麻将,输了钱回家就要与丈夫吵架,现在政府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把以前打牌的坏习惯就改掉了。在松桃的文化产业街,农村进城的老人也找到了他们的乐子,由于他们不会广场舞,县里就组织人员教他们打金黔杆,使这些从乡头进城的老人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据了解,松桃的农民文艺宣传队伍就有200多支,使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改观文明乡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据悉,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县在28个乡镇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并为群众修建文化广场,组织村跳广场舞,让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城里的的生活。

抓管理,突出社会和谐

“我县创新乡村的基层社会管理,推行小单元、网格式社会管理模式。”该县综治办负责人说,“我们力争实现“五无”目标,即无“黄赌毒”活动,无群体性事件,无邪教活动,无偷盗现象,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该县迓驾镇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西南与重庆市秀山县的雅江镇、中坪乡接壤,北与秀山县洪安镇、湖南省花垣县的边城镇毗邻。由于迓驾处在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这就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不便。面对这一情况,今年1月份,该县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松桃公安局迓驾派出所与毗邻重庆市秀山县的雅江镇、中坪乡、洪安镇,湖南省花垣县的边城镇派出所每逢赶集日,双方就各派一名民警与2名协警在对方地盘协助工作,使毗邻省市的乡镇亲如兄弟,社会秩序得到了和谐发展。自开展流动服务以来,共接待边区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发放法律法规、禁毒、消防安全等宣传资料20000余份,调解矛盾纠纷60件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0件次。使接边省市的乡镇亲如兄弟,和谐发展。(胡伟)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