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崭新的土家房屋镶嵌于青山绿水间,一座座整洁的小山村崛起于蓝天白云下,一座座安静的农家小院,犹如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铺展开来。
近年来,德江着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村村新风荡漾,户户瓜果飘香。
基础强了 乡村美了
绿水掩映处,青山绿水间,一幢幢气派的土家民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青瓦、白墙、雕花窗,每天望着自家漂亮的的小房屋,心里总是很高兴。”长堡镇桥溪村50多岁的村民周兴吉说。
“周大爷,你家以前住的房子是啥样啊?”
“以前一家六口人全挤在80平米左右的木房里,由于木房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夏天热,冬天冷,一家人堵得慌。现在好了,我家建房,政府出钱,这不一家人已住上了三楼一底的新房子。”
在周大爷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记者看到,冰箱、沙发、洗衣机、电视、饮水机样样齐全。
“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现在的变化。”周大爷感概说,以前村里到处是破旧的老房子和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子,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
一花引来众花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桥溪村像周大爷一样搬进整洁亮丽新居的村民就有80多户。
近年来,德江不断完善配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基本实现了水泥路连到户、自来水通到户、农网改造到户、电视通讯到户、庭院硬化到户、文化设施建到点、计卫室建到点、农村客运通到点,乡村一下子美起来了。
产业旺了 村民富了
以园区发展为支撑,融入乡村特色旅游元素,建设“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客”是德江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十月黄金周,笔者走进德江高家湾高效农业产业园区,红红的果子迎来不少游客摘采、观光。
村民张军告诉笔者,今年国庆节期间他家就入帐6000多元。
张军原本德江潮砥人,常年在外务工,2013年,他返乡创业,跟随“移民搬迁大军”落户高家湾,开起小卖部,当上了园区工人。
“张大哥,为啥要返乡创业啊?”笔者问。
“当年是因为家里穷才出去打工的,现在家乡发展好、政策好,傻子才不回来呢!”张军笑着回答。
“生活一天天变好了,钱袋子鼓起来了,我才能从开拖拉机转开小汽车啊。”村民罗勇接过说话。
德江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着力打造“产业园区化、乡村景点化”,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
目前,德江建成园区19个,种植生态茶21.61万亩、核桃18万亩、精品水果12万亩、蔬菜11万亩等,近30万当地农民变成了工人,农村人均收入达5917元。
今年,该县国庆节假日期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创旅游收入4800余万元。
“德江大力推进园区变景区,农货变商货,使当地居民收入实现‘接二连三’。”该县园区办负责人如是说。(任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