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取得成效,松桃紧紧围绕“富、学、乐、美”内涵,加大投入在全县27个乡镇、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等村寨打造亮点,加大村寨美化、净化、绿化、硬化、亮化力度,打造“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从而激活了乡村旅游发展。
加大投入打造特色示范点
走进大路乡后硐村与迓驾镇的青山村,村容村貌整洁规范,连户路延伸至每家每户,连户路两旁安上了数十盏太阳能路灯,每当晚饭后,村民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连户路上散着步、谈着党的好政策,美丽乡村”给带来的新变化……“以前啊,我们村路面坑坑洼洼的,一到晚上,到处漆黑一片,现在好了,不但每家每户都修上了水泥路,晚上亮堂堂的,就 像白天一样,党的政策就是好呀!”说起“美丽乡村”带来的好处,后硐村83岁的蒋布元老人赞不绝口。
松桃重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的打造,按照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产业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要求,2013—2014年选择了迓驾镇青山村等71个村(寨)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第一批示范点,重点推进建设144个行政村。其中2013年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大路乡后硐村,2014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迓驾镇青山村(申报中),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太平营乡老寨村、迓驾镇迓驾村,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点68个,共71个,占总行政村总个数的14.2%。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6亿元,打造精品村、景观带、整乡整镇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美丽乡村”。2013—2014年新建通村公路硬化57个村131公里,通组路硬化37个村393个组108.1公里,连户路实施37个村97.6公里;新建自来水58.5公里,饮水设施维护改造13个村72个村民组;农村集中建房点13个,占地653亩建房1399户,实施房屋立面改造3806户;完成“三改三治”工程1943户;建垃圾池225个;文化广场共21个村,庭院硬化8034户,安置路灯582盏,移栽绿化树1098棵。受益农户28174户116320人。
重特色,抓精品,坚持“富”字当头
“重特色,抓精品,坚持‘富 ’字当头。”该县大力推进富民工程,强化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结合本地经济条件,重点打造高水平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进一步结合地域特色,提高群众受益面,扩大创建覆盖率,开展支柱产业型、乡村旅游型、民族文化型的内涵丰富、品位较高、特色突出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该县发展茶叶、油茶、核桃、果蔬、烤烟及中药材种植50余万亩,畜牧业养殖大牲畜10余万头、家禽50余万只,创收近2.9亿元。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在山上的村依山就势建设农家山庄型“美丽乡村”;在丘陵平坝的村就与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相结合,建设田园风光型“美丽乡村”;在具有旅游条件的村就建设休闲观光型“美丽乡村”;在城镇周边的村就建设精品小区或农村公寓,支持引导农家乐建设300余户,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