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示公告 > 正文

公示!“铜城仁者”2021年度人物及提名人物拟命名名单来了!
2022/07/08    来源:铜仁市精神文明办     点击:2028   

学习榜样事迹,争当“铜城仁者”。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自2014年以来,我市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铜城仁者”身边好人、“铜城仁者”年度人物、“铜城仁者”道德模范选树活动,逐步构建起富有铜仁地域特色的“铜城仁者”荣誉体系。今年3月,铜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共铜仁市委宣传部启动“铜城仁者”2021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市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全市各级各部门推送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类候选人79人,经市评选活动组委会专家评审组会议审议和实地复核,评选出事迹突出、品德高尚,在各行各业具有较大影响力、引领力、公信力的“铜城仁者”2021年度人物及年度提名人物各10名,现进行为期7天的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实名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情况。

公示时间:2022年7月7日至7月13日

联系电话:0856—5223270

电子邮箱:trwmb@126.com

市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22年7月7日


拟命名人员事迹简介

“铜城仁者”2021年度人物

助人为乐类

 谢晓林

1.jpg

男,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监事会主席(铜仁市第五监狱退休干部)。2020年获“铜城仁者·战疫好人”称号,2021年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优秀志愿者”。

1996年,为帮助一位改造学员家庭渡过难关,谢晓林从不足1000元的月工资中捐出200元,还号召监狱全体狱警捐款。他积极参与献血活动,至退休时,累计献血5000多毫升。2015年,退休后的谢晓林成为一名梵净山景区义工。2016年,他加入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2018年12月,他为印江一名5年级的贫困学生每月资助200元直到该生初中毕业,累计金额达6000余元。6年来,他与协会的志愿者走村串寨在铜仁50多个贫困乡村,行程近10万公里,为贫困群众送去大米、衣被等家庭日用品近5万套,直接受益人群近8万人次,多次动员单位和个人捐款10万余元,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000多个小时,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卡点排查车辆12500多车次,入户排查测量体温等13200人次,坚守社区卡点防控70余天;在铜仁火车站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点坚守300余天,累计服务进出旅客30余万人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50余次。

何周

2.png

男,1987年6月出生,德江县青龙街道市民。2021年荣登“贵州好人榜”。

2010年,何周创办了东方精剪美发店,先后招收学徒500余人,为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11年来,何周坚持每月5日带领员工到德江县福利院为老人们免费修剪头发,并带去慰问和陪伴,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回家看望父母,为父母和孤寡老人送去水果、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何周带领团队到德江县人民医院、堰塘派出所,为所有工作人员免费修剪头发。

见义勇为类

 吴毅

3.png

男,苗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松桃苗族自治县石梁乡人大主席。2020年11月被松桃自治县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19年3月16日下午,松桃自治县石梁乡胜利社区卫生院门口,一名歹徒持约三十公分长刀大肆乱砍,附近有一个人倒在血泊之中。此时,正在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的吴毅经过这里,眼看歹徒还要继续行凶,救人心切的吴毅径直朝着歹徒跑去,纵身一跃将歹徒扑倒在地并与歹徒展开激烈搏斗,他用身体死死压住歹徒的同时,不顾危险,空手夺下行凶刀具。稳控现场后,吴毅说,“我也顾不了那么多,就想阻止他,怕他再伤人,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

杨冬

4.jpg

男,1986年12月出生,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茅坪村村民。

2021年7月26日中午15点左右,皂角坪街道茅坪村龙井组4个儿童在㵲水大桥下游玩,其中3名不慎溺水。当时,茅坪村龙井组村民杨冬恰好在河对岸,听到岸上一男孩正在大声呼救,危急关头,杨冬火速游过河,随即看到3个孩子都已经沉入水中,便奋力游到溺水的3名孩子身边,逐一救到岸上。其中2个孩子获救后,吐了两口水后便慢慢恢复了意识,但其中最小的孩子已经昏迷不醒,杨冬立即对其进行急救,所幸孩子吐了几口水后,逐渐恢复了呼吸和意识。杨冬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仅挽救了三条生命,更挽救了三个家庭的完整与幸福。

诚实守信类

黄金文

5_副本.jpg

男,1955年10月出生,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社区居民。

2005年,黄金文长子黄能遭遇车祸身亡,留下15万元债务和6万元赔偿金需要偿还和赔付。年届五旬的黄金文强忍丧子之痛,不仅要抚养孙女,还守诚信、讲良心,主动承担儿子生前所有债务,他对借钱给儿子的乡亲们许下承诺,只要有钱了,一定会还给大家。50岁的他不顾身体,拼命做事,跑运输、卖房子……任何能赚钱的机会他都努力争取。历时15年,终于还清了欠债,履行了当初对借债人的还款承诺。

 张宗乾

6.jpg

男,1984年3月出生,思南县梓桐江月土菜馆法人。2021年荣登“贵州好人榜”。

2017年7月,张宗乾筹集资金200万元创办梓桐江月土菜馆。多年来,他诚信为本,以“绿色健康、 价廉物美、温馨服务”的理念经营土菜馆,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他信守承诺,对不符合规定的“满月酒”“升学酒”等拒绝接单;他节约粮食,对客人“点菜多”的情况建议调整菜肴数量杜绝铺张浪费,同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营业。2020年,梓桐江月土菜馆被思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命名为“诚信示范经营店”。

敬业奉献类

黎红兵

7_副本.jpg

男,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铜仁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支队长。2003年被贵州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2008年被评为“贵州省公安机关侦破命案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被贵州省公安厅记个人三等功。

2000年初,铜仁境内有人贩卖枪支,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后,黎红兵主动请缨,通过卧底装扮成外地老板“引蛇出洞”,最终嫌疑人被成功抓获归案,当场收缴8支已经上膛的仿制64式手枪。2017年11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一农村发生命案,50多岁的他与侦查员昼夜分析案情、反复勘查现场,夜以继日走访调查,通过22天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2021年,在黎红兵的带领下,专班全体民警合力攻坚开展“团圆行动”,仅5个月成功找回25起被拐卖的儿童,认亲15起,在全省排名前列。工作以来,黎红兵累计指挥、参与、指导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00余人,尤其是担任刑侦支队支队长7年来,全市现行命案破案率达99.6%,现行命案连续5年全破。

周敬余

8.jpg

男,198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铜仁供电局干部。2015年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三等功一次,曾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贵州省国资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周敬余的努力下,铜仁供电局连续10年保护正确动作率达100%,并保持连续12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周敬余利用所学,发动员工一起开展QC课题研究,创新发明了“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理论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参与发明了“一种多户感器的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检测装置”,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与联通、华为等多家单位合作,在贵州电网首座智能化试点变电站——铜仁220千伏太平变电站,成功进行图像和温湿度等数据测试,实现了变电站机器人智能巡视,24小时全天候保障设备安全,为我国变电智能运维等新的技术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孝老爱亲类

冉琴

9_副本.jpg

女,1983年8月出生,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村民。2021年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冉琴20岁时嫁到相邻的坳田村,夫妻俩都勤劳实干,让冉琴对幸福生活充满期待。2005年,冉琴的公公逝于心脏病,2012年婆婆又逝于糖尿病,2019年丈夫又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只留下了36岁的冉琴守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和丈夫的爷爷奶奶,以及家庭因治病欠下的近30万元债务。从此,冉琴便独自撑起这个家。她不仅赡养高龄的爷爷奶奶还要抚养读书的2个孩子,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扩大牲畜饲养规模,喂养10头牛年出栏4头以上,种植15亩饲草、2亩水稻。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不仅照顾好亲人,还一步步还清了债务,摘掉“贫困的帽子”,更用实际行动深刻地诠释了“尽善尽孝”。

杨琛

10_副本.jpg

女,2000年1月出生,碧江区锦江街道临聘人员。2021年3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因父亲是盲人、母亲长期卧病在床,杨琛6岁就学会煮粉、煮面、炒饭、打扫卫生。8岁起,她每天清晨5点起床为父母做饭,然后再去上学,放学回家又开始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家务都做完之后,才有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懂事的杨琛为减轻母亲的双脚疼痛,还每晚睡前坚持用热水给母亲洗脚并反复按摩。2013年,父亲因病去世,这对于本身就穷苦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2015年,上了高中的杨琛每天三次往返家和学校,悉心照顾母亲,各项事宜井井有条。为方便照顾母亲,她毅然选择就近上大学,又选择就近实习和工作。14年来,在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在照顾双亲的同时,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铜城仁者”2021年度提名人物

助人为乐类

彭勇

11_副本.jpg

男,198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思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1年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同年,荣登“铜仁好人榜”。

他是一名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不足0.02的视力一级残疾人教师。他乐善好施,在大学读书期间,先后从获得的3次国家级奖学金中拿出6000元资助了贵阳、铜仁等地30名盲聋哑儿童。2020年疫情期间,尽管父母得了重病,但是彭勇毅然向县红十字会捐款500元支持全县抗疫。与此同时,他在各大募捐平台和社会捐款活动中,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不论50元还是100元,他都会慷慨解囊,毫不吝啬。近年来,累计捐款2万余元,参与各类公益活动50余次。

龙凤碧

12.jpg

女,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曾获“第三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奖”“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先进个人”。

2007年,她策划举办“情系松江·金色童年”少年儿童书画义展活动,活动义卖所得金额8600元全部捐赠给松桃贫困学生。2018年,她以一位因患鼻咽癌不幸去世的乡亲为原型创作短篇小说《谁把花放在枯叶上》,将所得稿费8000余元全部转给其家属。2020年,她倡导并力促建立“儿童文学创作基地”,迄今成功举办了两届作文大赛,出力又出资,努力为孩子们点亮心灵的文学之灯。疫情期间,她先后撰写《最美逆行:致铜仁文旅的巾帼英雄们》等20余篇文章,助力铜仁抗击疫情。她还积极参与单位每年组织的爱心捐款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多次线上参与水滴筹等各类公益项目,为困难群众献爱心。

见义勇为类

舒滞

13_副本.jpg

男,1977年1月出生,民革党员,铜仁市第二中学教师。2021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同年,被市、区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20年8月1日,正在碧江区板栗园村河边钓鱼的舒滞和妻子徐小英,忽然听到呼救声。循声望去,发现距离河边二十米开外,一个孩子正在水里挣扎呼救,孩子身下还有一人在水里呈托举状态,夫妻俩瞬间意识到河里有人溺水。舒滞立即跳入河里,迅速游向溺水者,徐小英则四处寻找可以帮助施救的物品。她找到一根3米多长的木棒,向舒滞所在方向丢去。舒滞拿到木棒后,继续向溺水者游去。游到溺水小孩身边,得知河里托举孩子的是其父亲,舒滞让孩子抓住木棒,拉出孩子的父亲,随即拖着两人向岸边游去。溺水父子俩的重量远远超出了舒滞的承受范围,但他深知生命的可贵,坚决不放弃,拼尽全力一手死死握住木棒,一手拨开水流奋力往回游,多次努力坚持才勉强将两人拉到岸边。徐小英时刻关注救助情况,不会游泳的她站在浅水处接应。夫妻俩齐心协力最终将两名溺水者成功救上岸。

 李德良

14_副本.jpg

男,1948年2月出生,黔东机械厂退休职工。2022年荣获“江口县见义勇为”称号。

2021年8月24日10时,李德良在江口县江城国际农贸市场外面北门河坝边垂钓时看到有人被河水冲走,他不顾自身安危快速跳入河中救人。虽年龄较大、体力跟不上却也拼尽全力将河里的小孩捞起来,通过拨打110、119和寻求周围群众的帮助对小孩进行急救。当他发现还有一个小孩落水,便又跃进水中进行救援。但因水流太急,体力严重透支,落水者已被河水越冲越远,李德良被迫放弃。上岸后,看见救上来的小孩已经脱离危险,他才默默离开。事后,他常因为没有成功营救第二个小孩而深深自责。

诚实守信类

吴泽云

15_副本.png

男,1952年6月出生,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四届乡镇先进经理”及“全省先进经理(厂长)”等各类56个荣誉表彰称号。

90年代初,铜仁外贸公司需要收购一吨朱砂,找到了吴泽云,他接下此“巨单”后,便在万山挨家挨户收购朱砂,虽本钱不够但凭着声名在外的诚信人品,大家都愿意把朱砂先交给他,等卖了再付钱。就这样,他筹够了1吨朱砂,并按时交到外贸公司,收到货款后第一时间将钱付给了大家。诚信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成为他生命的标签。1993年,吴泽云创办了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近30年艰苦创业,名下已有两家实体公司产值过亿,解决劳动就业180余人,一跃成为同行企业的佼佼者和“领头羊”。近30年来,他个人先后捐资累计达300多万元,2015年获省国家税务总局、省地方税务局授予“贵州省A级纳税信用企业”。

陈勇

16_副本.png

男,1979年8月出生,铜仁可可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年7月荣获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铜仁市选拔赛决赛创业扶贫专项组优秀奖。

2020年初,陈勇响应江口县委、县政府的“留雁”行动,毅然辞去浙江台州高薪工作回乡创业,投资500万元成立铜仁可可眼镜有限公司。他情系家乡,诚信做人,立志要带动家乡群众走上致富路。目前,公司员工100多人,熟练工月薪可达5000到6000元,平均工资3000多元。同时,对刚接触眼镜生产的贫困户及残疾人,实行每月1800元的保底工资。公司还提供半成品原材料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及残疾人实行以“家”为工厂的模式,让他们可以在家生产,既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人,使贫困户、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解决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160余户。

敬业奉献类

刘约

17.jpg

女,197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铜仁市税务局督察内审科副科长。2019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行业道德标兵”;2020年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税务系统“黔税先锋”、2020年度“为民服务先锋”等;2021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6年5月,全面营改增后,碧江区建安、房地产行业的税收管理服务由刘约所在的部门承接,她带领同事反复探索制作房地产业税费计算模型,把所有税费政策、行业动态摸得一清二楚。近年来,这两个行业的税收收入每年递增近亿元,没有出现过负面舆情。2017年1月,她召集国家税务总局铜仁市碧江区税务局16名业务骨干创建“刘约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推出“简事快办”办税模式,大大提升了纳税人的办税体验。2019年,探索出“零距离”风险阻断纳税人涉税风险,年均减少税收流失千万余元,累计挽回税收3800余万元。如今,该工作室成员已增加到44人。她带头和她所在的部门经常开办集训和夜校,走访纳税人,建立13个纳税服务工作群,吸纳群成员7236户次,建立纳税服务政策宣传工作群至今,刘约和同事们坚持每天在线12小时以上,每年辅导纳税人万余人次。

杨宁

18_副本.jpg

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梵净山管理局紫薇镇管理总站总站长。2006年获全国、省、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2006年3月2日凌晨2时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黑湾河管理总站门口的一间房屋着火。杨宁立即组织村民救火,并带头到最危险的地方施救,经过努力,大火被成功扑灭。杨宁却因在房顶救火重重摔在地上,右腿经医生诊断为开放性骨折。从事护林工作,每次进山都充满艰辛和危险,为守护好这座大山以及山里的自然资源,杨宁和同事每月都要到梵净山腹地进行野外露营,有时开展科研监测、资源守护、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在山上连续风餐露宿近半个月是常有的事。21年如一日立足偏远林区值守,杨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梵净山的一草一木。

孝老爱亲类

涂显慧

19.png

女,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思南县孙家坝小学高级教师。曾入选2019年“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

1992年,涂显慧父亲因病去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担起家中大梁。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三个弟弟完成学业并成家立业,还将侄女侄儿培养成大学生。因母亲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中与爱人悉心照料。2009年,涂显慧的叔叔去世,膝下无子且聋哑的婶娘无依无靠,涂显慧将婶娘接到家中悉心照料。当时婶娘患有肝硬化、肝腹水,涂显慧便精心照料到她完全康复。2016年,76岁的婶娘又不慎摔断大腿,卧床不起,她依旧坚持每天给婶娘擦洗身体,帮她按摩便于早些康复。一年后,婶娘终于能正常行走。每一次交流,婶娘总是满脸笑容地表现出对她的依赖。

黄桂仙

20_副本.jpg

女,1969年3月出生,江口县桃映镇瓮稿村兴勤组村民。

1994年,黄桂仙婆婆樊清云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丈夫作为镇供电所临聘人员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庭,照顾婆婆的重担便全部落到黄桂仙一人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这一坚持就是16年,左邻右舍都为她竖起大拇指,称黄桂仙是村里人公认的“好儿媳”。2010年,双目失明的婆婆去世不久,黄桂仙丈夫在外抢修电缆时不幸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她积极乐观,鼓励丈夫重拾信心,勉励孩子努力学习。在她的艰辛付出下,丈夫逐渐变得乐观起来,一双儿女也在夫妻俩的影响下越来越勤奋,都考上了好大学。黄桂仙用孝爱之心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成为邻里典范。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