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退岗 担当献余热 ——记江口县太平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世富
2022/05/30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2374   

在江口县太平镇,有一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干部,他一生热爱国家事业,关心国家大事。他老当益壮,退休后把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当作自己晚年的事业,不求回报发挥余热,现已75岁的他依旧经常穿梭于太平镇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之间,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务实作风,扎根山村为人民排忧解难,为村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太平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世富。

退休不退岗 关爱路上续芳华

退休后,李老没有随子女在县城居住享受天伦之乐,而是携着病重的妻子回到家,并迅速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从县交通局党支部转到太平镇寨抱村党支部,继续从事党的工作,为关心、教育、培养下一代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寨抱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回村后他积极联系村党支部同志一道,逐一登门拜访、动员退休回乡的老同志继续为党做有意义的事情。在他的感召下,15名退休返村居住的老同志纷纷加入村党支部。如今,该党支部已发展壮大,有60多名党员。多年来,不断发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推动了寨抱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不忘初心  脱贫攻坚谱华章

李老口中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们是党的干部,要时刻发扬老党员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多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百姓谋福祉。”他带领其他几位退休老党员走村入户,遍访困难家庭子女入学情况,哪些有困难,什么困难,在他的工作记录本上都一一记着,全村的未成年人教育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他主动发动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慷慨解囊,决然从退休工资中每月拿出一千元资助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这一做就是十余载,从未间断。同时他还坚持每季度组织留守未成年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好的家风家教,构建了寨抱村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格局。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断回乡创业,助推家乡经济发展,实现了家乡旧貌换新颜的巨大转变。人民群众的日子富起来了,钱包鼓起来了,“梵净山下不老松”也不胫而走!

为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他思量着借梵净山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而上,发展村里的旅游,毅然组织几位老党员,搞协调工作,排除困难想点子,他瘦小的身影不停地穿行在寨落之中。如今的寨抱村,依托亚木沟旅游,几乎家家户户搞起了农家乐,搞起了乡村旅游,旅游发展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精准发力 党建工作锦上添花

为了夯实村党支部的组织堡垒作用,加强党员同志的战斗力,他经常性组织新老党员集中开会,组织学习党规党章,传达贯彻上级组织有关精神,做好党的思想、政策宣讲员;思想上帮助年轻党员尽快成熟,注重实干。通过他与村两委达成的共识和不断努力,村里年轻党员发展迅速,为永葆组织活力注入了新的力量!为了加强组织建设,他四处奔走,利用他的人际优势,积极联系县离退局党支部,进行支部联建,开展互助,通过联建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组织软实力,如今该支部在该县已是“党建扶贫示范村”党支部。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称道:“李书记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定心丸,有他在,我们什么都不怕,心里有底!”现在的寨抱村,从一个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党支部从落后变成了先进,从“三类党支部”变成了“二类党支部”,一系列的改变,离不开老党员李世富坚持不懈的无私奉献。

为了家乡的发展,他退休后还一直奋斗在为村民谋幸福的事业上,经常骑着他那“跑不烂”的旧摩托车,早上踏着晨曦出门,晚上披星戴月回家。只要村里有事,哪怕是半夜,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从无怨言。村里有什么难事,村民们都会说:“我们听李书记的!”他已然成为大家的主心骨、和事佬。几十载风雨,没有磨掉他的党性原则,没有消退他的为民思想,没有停止他退休后持续发挥余热的脚步。“工作不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继续为党的伟大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是他工作的准则,人生的信条。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扎根山村为人民排忧解难,他用务实的作风和辛勤的工作,赢得了百姓的赞誉,被人们亲切地尊称为“梵净山下的不老松!”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