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赓续办院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
“皑皑白衣甲,莘莘学子心。”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纲要”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医学生的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现有4个专业,在校生2300多人,教学任务艰巨。为了“不让每一个学子掉队,把每一个学子培养成才”,医学院重组原党支部,成立临床医学支部和医学技术支部两个支部,在“为师以德,强化自身”上下功夫,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培训重要内容,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
另一方面,在乡村敬老院成立了“社会服务基地”,在碧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党员、教师定期到服务基地开展社会服务……同时,各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先后赴沿河、印江、松桃、碧江等区县学校和农村开展一系列社会服务,年平均服务3000人次以上。
把专业用在实处,去年以来,该医学院还组织师生志愿者200余人奔赴抗疫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忘我工作,在抗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贵州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单位”,被团市委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志愿服务队”,1名党员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7名学生志愿者被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赓续办院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发扬光大!
铜仁市逸群小学
传承红色精神 打造优质教育
在绿树成荫的东山脚下、碧波荡漾的锦江河畔,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铜仁市逸群小学。它是革命烈士周逸群的母校,迄今已有115年的历史。
百年风雨历程,百年辛勤耕耘。为弘扬逸群精神,打造红色品牌学校,逸群小学坚持以德育塑造学生的心灵,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先后创作了《学逸群精神三字歌》《周逸群小时候的故事》、十二集电视剧本《少年周逸群》,并把周逸群的故事创作成校园剧、诗歌和快板,让逸群精神激励全校每一位师生。
近年来,该校坚持以发展为根本,以坚持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创新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健康活泼、素质全面、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奋斗目标,本着“团结、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坚持“学习改变命运,品味提升质量,素质决定一生”的办学理念,从构建体系、建立机制入手,为实现“面向未来,创设一所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有效益、有底蕴的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奋斗,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
荣获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称号,铜仁市人民政府授予其“铜仁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碧江区人民政府为其颁发“先进集体”称号……几年来,逸群小学在不断地更新理念、锐意进取下,铸就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品牌,也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成绩。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乌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经我市各区县、市直学校(含高校)逐级推荐和评选,表彰了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0个,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沿河四中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向好,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成果收获显著,从2016年起连续五年荣获“全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多次获评市、县“先进集体”,2019年被中国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已然成为我市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该校以“教学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为民族想三百年”为办学理念,以“办负责任的教育”为办学思想,在课程改革、德育创新、校本研修、辐射带动等方面成绩突出。该校率先提出“五个有效”的工作法,即“有效课堂”“有效教研”“有效结对帮扶”“有效管理”“有效社团”,通过辐射引领带动全县乡镇及以下学校培训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该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武陵山区域内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成为乌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思南中学教师张著强
争做师德模范 勇当教育先锋
“我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希望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教学课堂中,做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名合格指导者和引路人。”1987年,乌江之滨的思南中学,张著强的教学生涯从这里起航!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突破口,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组织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对指导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张著强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做学生的贴心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主任”。
24年,简单的数字背后,张著强承载着巨大的责任与艰辛,也因此先后被表彰为毕业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县级教学能手、县十佳青年。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张著强从不忘初心,把教育梦想当做一条有信念、有尊严、有希望的道路,并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特岗教师”游喜芹
青春在讲台上闪光
怀着为家乡教育事业献身的理想与信念,2018年9月,刚毕业不久的游喜芹通过特岗教师招考,成为石阡县特岗教师的一员。从站上本庄小学的讲台那天起,她像一位大家长一样带着60多名学生一起走过了三个春夏秋冬。
“对我来说,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是最重要的,我把自己所学全都教给学生,他们能学以致用,我的付出就有价值。”这是游喜芹常说的话。除了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外,她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本身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她,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实在的关心和保护。
除了日常教学外,三年来,游喜芹还是镇上“送教上门”社团的社员之一,这项服务主要是针对镇上的特殊儿童,在帮助他们做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陪伴和关心。与游喜芹长期接触的一个小孩,名叫刘杨,在三年的陪伴下,11岁的他已经能简单做一些生活自理的事情,并且可以认识数字……游老师始终如一保持每周“送教上门”,这一做,就是责任,就是坚守。
游喜芹说,很庆幸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选择了为之热血的工作,自己会继续留在这里,守护更多孩子的命运和未来。“这就是特岗教师存在的意义。我和同事一起奔跑在乡村教育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坝黄民族小学教师汤桂华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殊孩子是折翼的天使,我们要用特别的爱扶起天使的双翼。”送教上门5年多来,汤桂华从一个老师渐渐成为了“母亲”,把所有爱都给了这群孩子们。
汤桂华是坝黄民族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16年碧江区开始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她就肩负起了学校的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善良可爱、活泼动人。”也许是天使折了翼,使得有的孩子与正常孩子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有的智力障碍、有的行为异常、有的言语障碍、有的学习障碍——他们就是特殊儿童。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了让他们重新插上天使的翅膀,汤桂华老师一直都尽心尽力地做着他们的守护人。
汤桂华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送教时,发现色彩鲜艳的东西最能引起小朋友唐浜的注意,她便用彩色笔同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实物训练,这让唐滨的兴趣大大提升。
“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教学方式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情况,但他们和正常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几年来,面对不同的孩子,汤桂华任劳任怨,心怀特爱用心去琢磨,用爱去体验,从各个领域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特殊儿童的状况,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送教上门的教育方案和教学设计。
有了经验后,对待每一个送教的孩子,汤桂华都是耐心细心地反复演示,手把手地教,直到孩子较为熟练地掌握为止。
让汤桂华可喜的是,自己长期的送教过程中与孩子家长以真心换真心,向他们分享教授孩子的方式方法,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自己锻炼孩子。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儿童在身体康复、生活技能、语文数学、特色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可喜可贺的进步。